浙江职业教育为"浙江制造"育中坚人才
发布:admin 浏览:6952次
过去十年里,浙江职业教育改革始终牢牢攥紧时代脉搏和历史使命。从推出“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到出台“中职教育现代化建设工程”、实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等,职业教育改革风生水起。2006年以来,全省职业院校共培养各类技术技能人才297万人,占全省技术技能人才总数的35%,较好地缓解了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紧张状况,为助推“浙江制造”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把职业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将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的统筹,这是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一以贯之的做法。
2006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出台,同时启动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2010年,浙江省教育规划纲要出台,对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和总体部署。随后,又实施了“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工程”。2014年年底,省政府召开全省高教工作会议,对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进行了全面部署。
要优先发展职业教育,就必须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持续增加投入。2014年,浙江全省职业教育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投入达到115.26亿元,比2006年增长了近6倍。其中,2014年省财政省级专项及转移支付投入13.3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近3倍。2012年,浙江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中等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指导意见,到2014年全省将近有一半的县(市)建立了生均经费制度。
数据统计显示,从2007年起,浙江省和各地方财政相继安排91亿元用于中职学生资助,资助人数超过440万人次。其中,累计共投入51亿元用于中职学生免学费,惠及220万人次。为支持职业教育重点项目,“十一五”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1亿元用于“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十二五”省财政每年安排2.3亿元用于“中职教育现代化七项工程”。近5年来,全省高职教育各类办学经费投入达到375.33亿元,总投入、生均投入近5年增幅分别达到37%、45%。
与此同时,浙江下大力气改善职业教育在实训基地、专业建设、仪器设备、生活设施和其他办学条件方面的薄弱环节。2014年,全省高职院校总固定资产达到204亿元(校均4.08亿元),占地面积达到2073万平方米(31094亩,校均622亩),建筑面积达到1054万平方米(校均21.08万平方米),实训基地面积达到243万平方米(校均4.4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38.6亿元(校均7722万元)。这些指标都处于全国前列。
虽然“技工热”让很多职校生成了“香饽饽”,但浙江省各级政府和职业院校仍千方百计地出台和完善政策,推动职校毕业生“全就业”和“就好业”。“十二五”期间,金华市的职业院校每年为社会输送各类毕业生约2万人,其中本地就业率在80%以上,对口就业率达到85%。原来,该市市财政每年约拨付600万元,用于奖励在鼓励毕业生留在当地就业等方面有出色成绩的职校。
每年浙江省教育厅都会向社会发布最新的浙江高校就业统计数据,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也总是“最顺当”。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2014届高职院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居全国第一,毕业生起薪水平居全国第三,这是浙江职业教育向社会交出的一份满意“答卷”。正因为如此,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弃普读职”的现象,很多家庭看到了职业教育也能给他们带来希望。
始终坚持推进改革,以创新塑特色,向品牌要效益,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这是浙江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心所在,也是浙江职业教育能跻身全国前列的“秘密”所在。
“现阶段,浙江职业教育发展仍然需要党委和政府重视支持,需要继续完善相关办学条件。但在解决了有书读的问题后,解决读好书则更需要发挥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作用。”在2015年全省中职课改专题培训会上,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的一番话道出了发展浙江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那就是以课改为切入点,深化职校内涵发展,着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
早在“十一五”期间,浙江就在全国率先启动中职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形成了“公共课程 核心课程 项目教学”的专业课程改革思路。“理实一体”的课堂教学理念深入人心,同时一大批新教材开发出来并被中职学校广泛使用。2014年,一场更大的改革在职业学校铺开。借鉴普通高中课改经验,给职校生更多学习选择权,给教师更多课程开发权,给学校更多课程设置权,从而将职教课程改革由局部引向了整体。
许多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索,推动建立招生、教学、创新创业、就业等主要环节的校企联动机制。建筑业是我省的支柱性产业,相关的建筑类高职院校就利用各类省级建设行业协会,实施联动办学,迄今为止,共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400个。目前,全省高职院校聘请企业兼职教师达到10178人,所授专业课程5041门,共同开发专业课程4665门,开发编写专业教材2975本。
坚持“办学围着市场转,教学围着技能转”的理念,浙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专业建设为“牛鼻子”,把专业设置与学校布局调整作为引导职业学校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推动形成了综合性学校和专门化学校相结合的学校专业布局,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得到了集中和优化,比较好地避免了专业重复设置和无序竞争。
建设和完善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也是浙江职教人始终关注的焦点。在制订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时,浙江省就明确提出要初步建立中职学生人才成长“立交桥”,“到2015年,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比例已分别达到30%左右和10%左右,专业学位研究生年招生规模达到6360人”。
为实现这一目标,过去几年里,浙江积极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扩大本科、高职面向中职招生,大力增加专业硕士的招生和培养;改革高职院校招考办法,建立并实施职业技能优秀学生免试升学制度,高职提前招生实行“一档多投”;扩大“双元制”成人高职教育试点范围,推进中职生接受自考、电大、网络教育等继续教育及高技能培训,延长他们接受教育的年限;推进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学生相互转学,选修对方的课程……这一项项制度创新让职校生有了更为宽广的舞台与天空。
强化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能,始终是浙江省发展职业教育的永恒主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以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为主线,多年来,浙江不断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学校与企业双主体”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努力突破自身发展的“高原期”,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唱响了一曲曲嘹亮的“大风歌”。
为推动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发展,促进职业教育扩大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十一五”至今,浙江省中职学校已与近万家行业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企业也达12013家,由地方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共同组建(联盟)的职业教育产学研联合体达50多个,职业教育资源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整合,优势互补、错位发展、谋求多赢的效益日益显现。
从重文化知识到重技能,从闭门造车到积极走出去与企业对接,产教的深度融合,不仅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了社会、企业、学校、师生的多赢,更探索出了一系列合作育人新模式,加快了浙江职业教育迈向现代化的步伐。
要想职业教育发展得更好更快,没有一支知识和技能都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那是万万不行的。从2011年起,浙江建立了全省中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明确规定:中职学校专任教师每5年参加专业培训不少于360学时,每位教师5年内至少参加一次90学时的集中培训,每两年进行两个月以上的企业实践;并实施了“浙派名师计划”,省财政每年安排1000多万元用于师资培训,各地配套培训经费超过1亿元;特聘兼职教师资助政策不断完善,省级财政每年安排1500万元资助各地特聘兼职教师1000名。
2013年4月,浙江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强调高职院校要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加大对来自行业专家、企业骨干、技术能手等优秀人才的引进,多途径加强“双师”教师队伍。
浙江不断完善相关培养制度,设立专业带头人专业领军项目,以加快高职院校优秀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培养。2013年,以竞争择优方式评选出300名专业带头人实行重点培养,立项专业带头人专业领军项目214个,以项目为载体,注重教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引导专业带头人主动参与校企合作,在教学实践、理论研究、科技攻关、产品开发、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探索。
浙江还全面实施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对新进青年教师专门开展一个时期相对集中的培养培训,每年还以访问工程师的名义组织高职院校教师去行业企业实践锻炼,并单独设立职业院校教师职称评聘办法和评聘委员会,按照教学为主型、科研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社会服务与推广型等4个类型开展高级职称的分类评审,促进职业院校教师更为注重提升技术技能教学和研究。在一系列扶持政策的推动下,浙江的职业院校结合校情,创造性地推出各种帮助教师成长的平台。
职业院校办学劲头越来越足,水平越来越高。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面对转型升级的“浙江制造”,浙江职业教育在过去十年里留下的轨迹、结出的硕果,昭示出这是一项具有无比魅力的事业,它必将以更新的面貌与姿态迈向更加辉煌的时代。